-光華商場沿革-


「光華商場」這個名字,在許多人的心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地位,也有著細數不盡的回憶,它更是伴隨著台灣經濟起飛的見證者。隨著經濟起飛與國內產業轉型,電腦資訊產業漸漸興盛及市場需求,使得光華商場的商家們開始銷售各式電腦硬體與軟體。光華商場與週遭龐大的電子資訊相關商家建構了中外馳名的「光華商圈」,許多學生藉打工,賺取微薄工資,所組裝的第一台電腦都是「made in 光華」,這也是許多五、六年級生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「光華」。


【起】光華陸橋 1972年完工

在鐵路尚未地下化的年代,鐵路南北兩地聯絡並不如今日方便,而新生南路及松江路交會的鐵路平交道,事實上並不只這兩條路的交界,該平交道實為松江路,新生北路,新生南路及八德路的共同交界。為了降低鐵路平交道車流量的負荷,設計了連結松江路和新生南路的光華陸橋,使得松江路及新生南路的車輛可以直接透過路橋聯繫,而不需經過鐵路平交道,大大的改善了當地交通。


【承】光華商場 1973年商場成立

1973年4月,市政府利用了光華陸橋下的公共空間,設立了光華商場,是台北市最早興起的公有商場。創立初期商場內部的設施非常簡陋,每攤商僅有兩坪左右大小的空間,最初商家來自八德路一帶被拆的違建戶,後加入了來自牯嶺街的舊書攤商,自此光華商場便成了舊書集散地的代名詞。


【轉】轉型電子零件市場 1979年

光華商場商家主要營業項目,初期以二手書為主,在1979年中美斷交後,駐台美軍撤防,遺留下大量的電器材零件流入光華商場的二手貨商中,加上商場緊鄰台北工專(今國立台北科技大學),有充分的市場需求,使得光華商場漸漸轉變為台灣電子零件市場的集散地。1985年光華商場相鄰的國際電子廣場成立,適逢台灣電子代工產業興起,原本以販售電子零件為主的商家們,也開始轉型銷售各式電腦硬體與軟體,進而在八德路、新生高架橋兩側週邊街道也開始設立相關的電子、通訊與電腦專賣店。


【合】拆除改建新商場 2000年

2000年 隨著鐵路地下化工程的完成,臺北市區內的陸橋開始陸續拆除,2000年時,光華陸橋經台北市工務局養工處鑑定,被認為在結構安全上有疑慮,不耐地震,市政府以改善交通及橋樑安全為由,考慮將光華商場拆除遷建,卻遭到商家與部分市民反對而未實行。

2005年 6月20日由馬市長宣布拆除。

2006年 1月29日光華陸橋拆除,原光華商場攤商暫搬遷至金山北路77號市府搭建臨時攤棚繼續營業。

2008年 光華再現

光華商場攤商於2008年7月遷入新建「光華數位新天地」,7月19日在郝龍斌市長及國內外科技龍頭大廠重量級貴賓見證下隆重開幕。新商場為一地上六層,地下一層的大樓。一樓提供電子產品展示、金融、輕食服務,二、三樓由原光華商場196位攤商進駐。四、五樓則由來自原西寧市場電子商場的180位攤商進駐,六樓空間規劃為維修組裝中心,地下一樓為停車場,因導入了最先進的空間概念及經營管理技術,就資產設施管理、營運空間、行銷活動、情報管理等各方面做全方位的切入,以提供購物民眾更多元、便利的服務及寬廣的休憩空間,希望能藉由營造一個類似東京秋葉原般的電子商圈,開幕營運以來,已吸引逾550萬國內外消費人潮造訪。


上一篇:廣告租借

下一篇:即日起至12/30,買WD 1TB以上內接式硬碟,送好禮、抽大獎